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文章 > 正文

真实案例记录Linux被植入rootkit导致服务器带宽跑满的解决过程

qiyuwang 2025-03-24 20:17 2 浏览 0 评论

一、关于linux下的rootkit

rootkit是Linux平台下最常见的一种木 马后门工具,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攻 击和和隐蔽的目的,这种木 马比普通木 马后门更加危险和隐蔽,普通的检测工具和检查手段很难发现这种木 马。rootkit攻 击能力极强,对系统的危害很大,它通过一套工具来建立后门和隐藏行迹,从而让攻 击者保住权限,以使它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root权限登录到系统。

rootkit主要有两种类型:文件级别和内核级别,下面分别进行简单介绍。

1.1、文件级别rootkit木 马

文件级别的rootkit一般是通过程序漏洞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系统后,通过修改系统的重要文件来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在系统遭受rootkit木 马后,合法的文件被木 马程序替代,变成了外壳程序,而其内部是隐藏着的后门程序。通常容易被rootkit替换的系统程序有login、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其中login程序是最经常被替换的,因为当访问Linux时,无论是通过本地登录还是远程登录,/bin/login程序都会运行,系统将通过/bin/login来收集并核对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而rootkit就是利用这个程序的特点,使用一个带有根权限后门密码的/bin/login来替换系统的/bin/login,这样攻 击者通过输入设定好的密码就能轻松进入系统。此时,即使系统管理员修改root密码或者清除root密码,攻 击者还是一样能通过root用户登录系统。入 侵者通常在进入Linux系统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攻 击动作,最常见的是安装嗅探器收集本机或者网络中其他服务器的重要数据。在默认情况下,Linux中也有一些系统文件会监控这些工具动作,例如ifconfig命令,所以,攻 击者为了避免被发现,会想方设法替换其他系统文件,常见的就是ls、ps、ifconfig、du、find、netstat等。如果这些文件都被替换,那么在系统层面就很难发现rootkit已经在系统中运行了。

这就是文件级别的rootkit,对系统维护很大,目前最有效的防御方法是定期对系统重要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文件被修改或者被替换,那么很可能系统已经遭受了rootkit攻 击。检查件完整性的工具很多,常见的有Tripwire、 aide等,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定期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以检测系统是否被rootkit入 侵。

1.2、内核级别的rootkit木 马

内核级rootkit是比文件级rootkit更高级的一种攻 击方式,它可以使攻 击者获得对系统底层的完全控制权,此时攻 击者可以修改系统内核,进而截获运行程序向内核提交的命令,并将其重定向到攻 击者所选择的程序并运行此程序,也就是说,当用户要运行程序A时,被攻 击者修改过的内核会假装执行A程序,而实际上却执行了程序B。

内核级rootkit主要依附在内核上,它并不对系统文件做任何修改,因此一般的检测工具很难检测到它的存在,这样一旦系统内核被植入rootkit,攻 击者就可以对系统为所欲为而不被发现。目前对于内核级的rootkit还没有很好的防御工具,因此,做好系统安全防范就非常重要,将系统维持在最小权限内工作,只要攻 击者不能获取root权限,就无法在内核中植入rootkit。

二、一次Linux.BackDoor.Gates.5(文件级别rootkit)网络带宽攻 击案例

2.1、问题现象

事情起因是突然发现一台oracle服务器外网流量跑的很高,明显和平常不一样,最高达到了200M左右,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oracle根本不与外界交互,第一感觉是服务器被入 侵了。被人当做肉鸡了,在大量发包。

这是台centos6.5 64位的系统,已经在线上运行了70多天了。

2.2、排查问题

排查问题的第一步是查看此服务器的网络带宽情况,通过监控系统显示,此台服务器占满了200M的带宽,已经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接着第二步登录服务器查看情况,通过ssh登录服务器非常慢,这应该就是带宽被占满的缘故,不过最后还是登录上了服务器,下面是一个top的结果;

可以看到,有一个异常的进程占用资源比较高,名字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一个Web服务进程。但是这个nginx1确实不是正常的进程。

接着,通过pe -ef命令又发现了一些异常:

发现有个/etc/nginx1进程,然后查看了这个文件,是个二进制程序,基本断定这就是木 马文件。

同时又发现,/usr/bin/dpkgd/ps -ef这个进程非常异常,因为正常情况下ps命令应该在/bin目录下才对。于是进入/usr/bin/dpkgd目录查看了一下情况,又发现了一些命令,如下图所示:

由于无法判断,用了最笨的办法,找了一台正常的机器,查看了一下ps命令这个文件的大小,发现只有80K左右,又检查了/usr/bin/dpkgd/ps,发现文件大小不对,接着又检查了两个文件的md5,发现也不一样。

初步判断,这些文件都伪装的外壳命令,其实都是有后门的木 马.

继续查看系统可疑目录,首先查看定时任务文件crontab,并没有发现异常,然后查看系统启动文件rc.local,也没有什么异常,接着进入/etc/init.d目录查看,又发现了比较奇怪的脚本文件DbSecuritySpt、selinux,如下图所示:

这两个文件在正常的系统下是没有的,所以也初步断定是异常文件。

接着继续查看系统进程,通过ps -ef命令,又发现了几个异常进程,一个是/usr/bin/bsd-port,另一个是/usr/sbin/.sshd,这两个进程时隐时现,在出现的瞬间被我抓到了。

查看发现/usr/bin/bsd-port是个目录,进入目录,发行了几个文件,如下图:

有getty字眼,这不是终端管理程序吗,它用来开启终端,进行终端的初始化,设置终端,这里出现了终端,马上联想到是否跟登录相关,于是紧接着,又发现了/usr/sbin/.sshd,很明显,这个隐藏的二进制文件.sshd就是个后 门文件,表面像sshd进程,其实完全不是。

最后,又查看了木 马最喜欢出现的目录/tmp,也发现了异常文件,从名字上感觉好像是监控木 马程序的,如下图所示:

检查到这里,基本查明了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文件,当然,不排除还有更多的,下面的排查就是查找更多可疑文件,然后删除即可。

3、查杀病毒文件

要清楚系统中的牧马病毒,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清除这些可疑的文件,这里总结了下此类植入牧马各种可疑的文件,供大家参考:

检查是否有下面路径文件

cat /etc/rc.d/init.d/selinux
cat /etc/rc.d/init.d/DbSecuritySpt
ls /usr/bin/bsd-port
ls /usr/bin/dpkgd

检查下面文件大小是否正常,可以和正常机器中的文件做比对:

ls -lh /bin/netstat
ls -lh /bin/ps
ls -lh /usr/sbin/lsof
ls -lh /usr/sbin/ss

如果发现有上面可疑文件,需要全部删除,可删除的文件或目录如下:

rm -rf /usr/bin/dpkgd (ps netstat lsof ss) #这是加壳命令目录
rm -rf /usr/bin/bsd-port #这是木 马程序
rm -f /usr/bin/.sshd #这是木 马后门
rm -f /tmp/gates.lod
rm -f /tmp/moni.lod
rm -f /etc/rc.d/init.d/DbSecuritySpt #这是启动上述描述的那些木 马后的变种程序
rm -f /etc/rc.d/rc1.d/S97DbSecuritySpt #删除自启动
rm -f /etc/rc.d/rc2.d/S97DbSecuritySpt
rm -f /etc/rc.d/rc3.d/S97DbSecuritySpt
rm -f /etc/rc.d/rc4.d/S97DbSecuritySpt
rm -f /etc/rc.d/rc5.d/S97DbSecuritySpt
rm -f /etc/rc.d/init.d/selinux #这个selinux是个假象,其实启动的是/usr/bin/bsd-port/getty程序
rm -f /etc/rc.d/rc1.d/S99selinux #删除自启动
rm -f /etc/rc.d/rc2.d/S99selinux
rm -f /etc/rc.d/rc3.d/S99selinux
rm -f /etc/rc.d/rc4.d/S99selinux
rm -f /etc/rc.d/rc5.d/S99selinux

上面的一些命令(ps netstat lsof ss)删除后,系统中这些命令就不能使用了,怎么恢复这些命令呢,有两种方式:一个是从别的同版本机器上拷贝一个正常的文件过来,另一个是通过rpm文件重新安装这些命令。

例如,删除了ps命令后,可以通过yum安装ps命令:

[root@server ~]#yum -y reinstall procps

其中,procps包中包含了ps命令。

[root@server ~]#yum -y reinstall net-tools
[root@server ~]#yum -y reinstall lsof
[root@server ~]#yum -y reinstall iproute

上面三个命令是依次重新安装netstat、lsof、ss命令。

4、找出异常程序并杀死

所有可疑文件都删除后,通过top、ps等命令查看可疑进程,全部kill掉即可,这样进程kill之后,因为启动文件已经清除,所以也就不会再次启动或者生成牧马文件了。

这个案例是个典型的文件级别rootkit植入系统导致的,最后检查植入的原因是由于这台oracle服务器有外网IP,并且没设置任何防火墙策略,同时,服务器上有个oracle用户,密码和用户名一样,这样一来,黑 客通过服务器暴露在外网的22端口,然后通过暴力破解,通过这个oracle用户登录到了系统上,进而植入了这个rootkit病毒。

三、Linux安全防护工具ClamAV的使用

ClamAV是一个在命令行下查毒软件,是免费开源产品,支持多种平台,如:Linux/Unix、MAC OS X、Windows、OpenVMS。ClamAV是基于病毒扫描的命令行工具,但同时也有支持图形界面的ClamTK工具。为什么说是查毒软件呢,因为它不将杀毒作为主要功能,默认只能查出您服务器内的病毒,但是无法清除,至多删除文件。不过这样,已经对我们有很大帮助了。

3.1、快速安装clamav

clamav的官方网站是http://www.clamav.net, 可以从
http://www.clamav.net/downloads 下载最新版本,也可以通过yum在线安装clamav,因为clamav包含在epel源中,所以方便起见,通过yum安装最简单。

[root@server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root@server ~]# yum -y install clamav clamav-milter

很简单吧,就这样clamav已经安装好了。

3.2、更新病毒库

clamav安装好后,不能马上使用,需要先更新一下病毒特征库,不然会有告警信息。更新病毒库方法如下:

[root@server ~]# freshclam 
ClamAV update process started at Wed Oct 24 12:03:03 2018
Downloading main.cvd [100%]
main.cvd updated (version: 58, sigs: 4566249, f-level: 60, builder: sigmgr)
Downloading daily.cvd [100%]
daily.cvd updated (version: 25064, sigs: 2131605, f-level: 63, builder: neo)
Downloading bytecode.cvd [100%]
bytecode.cvd updated (version: 327, sigs: 91, f-level: 63, builder: neo)
Database updated (6697945 signatures) from database.clamav.net (IP: 104.16.186.138)

保证你的服务器能够上网,这样才能下载到病毒库,更新时间可能会长一些。

3.3、clamav的命令行使用

clamav有两个命令,分别是clamdscan和clamscan,其中,clamdscan命令一般用yum安装才有,需要启动clamd服务才能使用,执行速度较快;而clamscan命令通用,不依赖服务,命令参数较多,执行速度稍慢。推荐使用clamscan。

执行“clamscan -h”可获得使用帮助信息,clamscan常用的几个参数含义如下:

-r/--recursive[=yes/no] 表示递归扫描子目录
-l FILE/--log=FILE 增加扫描报告
--move [路径] 表示移动病毒文件到指定的路径
--remove [路径] 表示扫描到病毒文件后自动删除病毒文件
--quiet 表示只输出错误消息
-i/--infected 表示只输出感染文件
-o/--suppress-ok-results 表示跳过扫描OK的文件
--bell 表示扫描到病毒文件发出警报声音
--unzip(unrar) 表示解压压缩文件进行扫描

下面看几个例子:

(1)、查杀当前目录并删除感染的文件

[root@server ~]# clamscan -r --remove

(2)、扫描所有文件并且显示有问题的文件的扫描结果

[root@server ~]# clamscan -r --bell -i /

(3)、扫描所有用户的主目录文件

[root@server ~]# clamscan -r /home

(4)、扫描系统中所有文件,发现病毒就删除病毒文件,同时保存杀毒日志

[root@server ~]# clamscan --infected -r / --remove -l /var/log/clamscan.log

3.4、查杀系统病毒

下面命令是扫描/etc目录下所有文件,仅输出有问题的文件,同时保存查杀日志。

[root@server ~]# clamscan -r /etc --max-recursion=5 -i -l /mnt/a.log
----------- SCAN SUMMARY -----------
Known viruses: 6691124
Engine version: 0.100.2
Scanned directories: 760
Scanned files: 2630
Infected files: 0
Data scanned: 186.64 MB
Data read: 30.45 MB (ratio 6.13:1)
Time: 72.531 sec (1 m 12 s)

可以看到,扫描完成后有结果统计。

下面我们从eicar.org下载一个用于模拟病毒的文件,看一下clamav是否能够扫描出来,

[root@server mnt]# wget http://www.eicar.org/download/eicar.com
[root@liumiaocn mnt]# ls
eicar.com

然后,重新扫描看是否能够检测出新下载的病毒测试文件。执行如下命令:

[root@server ~]# clamscan -r / --max-recursion=5 -i -l /mnt/c.log 
/mnt/eicar.com: Eicar-Test-Signature FOUND
----------- SCAN SUMMARY -----------
Known viruses: 6691124
Engine version: 0.100.2
Scanned directories: 10
Scanned files: 187
Infected files: 1
Data scanned: 214.09 MB
Data read: 498.85 MB (ratio 0.43:1)
Time: 80.826 sec (1 m 20 s)

可以看到,病毒文件被检测出来了。eicar.com是一个Eicar-Test-Signature类型病毒文件。缺省的方式下,clamscan只会检测不会自动删除文件,要删除检测出来的病毒文件,使用“--remove”选项即可。

3.5、设置自动更新病毒库和查杀病毒

病毒库的更新至关重要,要实现自动更新,可在计划任务中添加定时更新病毒库命令,也就是在crontab添加如下内容:

* 1 * * * /usr/bin/freshclam --quiet

表示每天1点更新病毒库。

实际生产环境应用,一般使用计划任务,让服务器每天晚上定时杀毒。保存杀毒日志,也就是在crontab添加如下内容:

* 22 * * * clamscan -r / -l /var/log/clamscan.log --remove

此计划任务表示每天22点开始查杀病毒,并将查杀日志写入/var/log/clamscan.log文件中。

病毒是猖獗的,但是只要有防范意识,加上各种查杀工具,完全可以避免牧马或病毒的入 侵。

相关推荐

# 安装打开 ubuntu-22.04.3-LTS 报错 解决方案

#安装打开ubuntu-22.04.3-LTS报错解决方案WslRegisterDistributionfailedwitherror:0x800701bcError:0x80070...

利用阿里云镜像在ubuntu上安装Docker

简介:...

如何将Ubuntu Kylin(优麒麟)19.10系统升级到20.04版本

UbuntuKylin系统使用一段时间后,有新的版本发布,如何将现有的UbuntuKylin系统升级到最新版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升级。1.先查看相关的UbuntuKylin系统版本情况。使...

Ubuntu 16.10内部代号确认为Yakkety Yak

在正式宣布Ubuntu16.04LTS(XenialXerus)的当天,Canonical创始人MarkShuttleworth还非常开心的在个人微博上宣布Ubuntu下个版本16.10的内...

如何在win11的wsl上装ubuntu(怎么在windows上安装ubuntu)

在Windows11的WSL(WindowsSubsystemforLinux)上安装Ubuntu非常简单。以下是详细的步骤:---...

Win11学院:如何在Windows 11上使用WSL安装Ubuntu

IT之家2月18日消息,科技媒体pureinfotech昨日(2月17日)发布博文,介绍了3中简便的方法,让你轻松在Windows11系统中,使用WindowsSubs...

如何查看Linux的IP地址(如何查看Linux的ip地址)

本头条号每天坚持更新原创干货技术文章,欢迎关注本头条号"Linux学习教程",公众号名称“Linux入门学习教程"。...

怎么看电脑系统?(怎么看电脑系统配置)

要查看电脑的操作系统信息,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选择对应的方法:一、Windows系统通过系统属性查看右键点击桌面上的“此电脑”(或“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在打开的...

如何查询 Linux 内核版本?这些命令一定要会!

Linux内核是操作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硬件资源、调度进程、处理系统调用等关键任务。不同的内核版本可能支持不同的硬件特性、提供新的功能,或者修复了已知的安全漏洞。以下是查询内核版本的几个常见场景:...

深度剖析:Linux下查看系统版本与CPU架构

在Linux系统管理、维护以及软件部署的过程中,精准掌握系统版本和CPU架构是极为关键的基础操作。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系统特性、判断软件兼容性,还能为后续的软件安装、性能优化提供重要依据。接...

504 错误代码解析与应对策略(504错误咋解决)

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偶尔会遭遇各种错误提示,其中504错误代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504错误并非意味着网站被屏蔽,它实际上是指服务器在规定时间内未能从上游服务器获取响应,专业术语称为“Ga...

猎聘APP和官网崩了?回应:正对部分职位整改,临时域名可登录

10月12日,有网友反映猎聘网无法打开,猎聘APP无法登录。截至10月14日,仍有网友不断向猎聘官方微博下反映该情况,而猎聘官方微博未发布相关情况说明,只是在微博内对反映该情况的用户进行回复,“抱歉,...

域名解析的原理是什么?域名解析的流程是怎样的?

域名解析是网站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网站管理者了解域名解析的原理和流程对于做好域名管理、解决常见解析问题,保障网站的正常运转十分必要。那么域名解析的原理是什么?域名解析的流程是怎样的?接下来,中科三...

Linux无法解析域名的解决办法(linux 不能解析域名)

如果由于误操作,删除了系统原有的dhcp相关设置就无法正常解析域名。  此时,需要手动修改配置文件:  /etc/resolv.conf  将域名解析服务器手动添加到配置文件中  该文件是DNS域名解...

域名劫持是什么?(域名劫持是什么)

域名劫持是互联网攻击的一种方式,通过攻击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或伪造域名解析服务器(DNS)的方法,把目标网站域名解析到错误的地址从而实现用户无法访问目标网站的目的。说的直白些,域名劫持,就是把互...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